棉花是一種常見的大田類經濟作物,也是我國重要的大田棉麻類作物。棉鈴蟲是棉花種植過程中一種常見的蟲害,如果不及時防治后果不堪設想,本文將為大家介紹棉鈴蟲藥劑防治的技術,供大家參考使用。
1、適時用藥。
棉鈴蟲的卵多分散產于棉花嫩頭、花蕾和嫩葉上,因而,從棉花現蕾開始至9月份,應選擇有代表性的棉田定點查卵,根據卵產后“頭天白色、第2天黑色、第3天褐色、第4天開始孵化”的特點,以及孵化后的第2天開始危害棉花生長點,第4天開始轉移時,針對每百株棉株有卵20-30粒的棉田,抓住晴天上午8-11時或下午3時后適時用藥防治。同時,在這段時間用藥,還可避免早晨露水多沖淡藥液或隨露水流失藥液而降低防效。
2、選用殺幼蟲兼殺卵的新農藥。
針對棉鈴蟲產卵分散,卵期僅3-4天的特性,若使用樂果、對硫磷、久效磷等常規農藥,是難以控制棉鈴蟲危害的。必須選用殺幼蟲兼殺卵的新農藥。根據我們目前使用的情況,效果較好的為:10%滅百可乳劑或10%蓋天磷乳劑,每畝用藥5-10克,對水50公斤噴霧,防效可達90%以上;或每畝用殺滅菊酯15-20克或敵殺死20克,加入內吸性較好的辛硫磷25-30克,對水50公斤,混合噴殺,防效可達80%左右。以上農藥應交替使用,以延緩害蟲抗藥性的產生。
3、采用不同噴式。
由于各代棉鈴蟲產卵危害的側重點不同,采用不同噴式,可充分發揮藥劑效果。如第2代有65%的卵產在上部嫩葉上,噴藥的重點即在棉株上部枝葉,應采用“點點劃圈”的噴式,使藥液大都噴在上部枝葉上;第3代、第4代棉鈴蟲的卵多產在棉株頂心,旁心及其周圍的嫩葉上,噴藥重點即在這些部位上,應采用“四面打透”的噴式,使藥液觸及蟲、卵的機會增多,以提高防效。用藥時注意藥液濃度不要配制過高,藥量不能任意增加或減少,以免造成棉株藥害,或降低藥劑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