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蔬菜,疫病是豇豆種植過程中一種常見的病害,如果不及時防治就會導致豇豆嚴重減產,本文將為大家介紹豇豆疫病的癥狀及防治方法。
癥狀:主要為害莖蔓、葉片或豆莢。莖蔓染病,多發生在節部或節附近,尤以近地面處居多,初病部呈水浸狀不定形暗色斑,后繞莖擴展致莖蔓呈暗褐色縊縮,病部以上莖葉萎蔫枯死,濕度大時,皮層腐爛,表面產生白霉;葉片染病初生暗綠色水浸狀斑,周緣不明顯,擴大后現近圓形或不整形淡褐色斑,表面亦生稀疏白霉,即孢子囊梗和孢子囊;莢染病多腐爛。
病原:豇豆疫霉,屬卵菌。菌絲無色透明,無隔膜,直徑4-7微米。孢子囊橢圓形至卵圓形或倒梨形,單胞,多無乳狀突起,大小53×33.8微米,多產生于不分枝的孢囊梗上,萌發時產生游動孢子。卵孢子淡黃色,近球形,表面較光滑,大小13.9-24.3×18.3-25.3微米。病菌生長適溫25-28℃,***高35℃,***低13℃,只為害豇豆。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以卵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條件適宜,卵孢子萌發,產出芽管,芽管頂端膨大形成孢子囊。孢子囊萌發產出游動孢子,借風雨傳播到豇豆上侵染。后病部又產生孢子囊進行再侵染,到生育后期,病菌在病組織內形成卵孢子,進行越冬。溫度和濕度,是發病主導因子,25-28℃,連陰雨或雨后轉晴,濕度高,易發病;地勢低洼或土壤潮濕、密度大、通風透光不好,發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