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蘭喜歡潮濕涼爽的環境,鈴蘭比較耐寒冷,忌炎熱。在合適的生長環境下,鈴蘭的根莖繁殖速度是很快的。那么,鈴蘭的栽培技術有哪些?鈴蘭栽培有哪些注意事項?我們如何養護鈴蘭?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鈴蘭花的栽培養護技巧吧!
鈴蘭的栽培技術:
常在春、秋兩季切分根狀莖或萌芽切成段另行栽培,即分株繁殖。種植地以深耕肥沃為好。3-4年后換地再栽,或與其他花卉輪作。栽植株行距25-30厘米,每叢2-3個芽,覆土深5-6厘米。生長期應經常保持土壤疏松濕潤,早春和秋末各施一次充分發酵的追肥。經10-15天后逐漸向光處,室溫升至20℃,底溫22℃,并增加澆水和追肥,經3周便可開花。促成栽培如不給低溫和黑暗,常不萌發或雖萌發而花葶與葉生長不整齊,有礙觀賞。
栽植覆土5厘米以上,栽后澆透水。春季萌發后,每15天追肥1次,天旱時注意澆水,花莖抽出后停止施肥;花凋謝后及時剪去花梗,再追肥1-2次。晚秋地上部枯萎后,覆蓋腐葉、牛糞,保護根莖及其休眠芽露地越冬。地栽需每隔3-4年分栽一次,盆栽多選擇肥裝而碩大的根莖芽,每盆栽4-5個芽,需每年換盆一次。促成栽培:將低溫處理過的根莖栽植,整個栽培期間溫度維持在18-20℃左右,注意肥水管理,保持土壤濕潤,約一個月可以開花。有褐斑病危害,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噴灑。
2至3年進行一次分株繁殖;晚秋,俟植株地上部分枯萎后,掘起根狀莖端的幼芽進行分株種植。大型幼芽分株后,翌春開花,小型者隔年后開花。鈴蘭地下根莖的頂端有花芽和葉芽,分株留4-6只芽,其中既有花芽也有葉,每段各帶4至6只芽,傷口涂抹一些草木灰或硫磺粉,穴內蓋土約5厘米。如育種或從遠地引種時,可用種子繁殖,秋天下種,翌春發芽。
管理鈴蘭要施足基肥。春季萌芽后,每隔7-10天澆稀釋的腐熟餅肥一次,當出現花梗、花謝及秋季后各施液肥一次。開花后宜及早剪掉莖枝,仰使養分集中供給根莖。露地在越冬時,可在地面蓋草或細土以防寒凍。
如果盆栽可在11月掘出有芽的根莖放在3℃-5℃下貯藏14-21天,然后取出栽在盆缽內,但不使它見光,溫度保持在12-14℃,待幼芽出土后才使它見光,此時溫度控制在20-22℃之間。然后適當澆水和追肥。培育恰當的話,以后便可開花。如不事先給予低溫和黑暗處理,常使葉片生長參差不齊、花草不得萌發。
鈴蘭生性強健,管理粗放,若春季萌芽后經常施用腐熟的餅肥,則開花茂盛,花葶抽出后停止施肥,花謝后恢復施肥1-2次能促其根狀莖萌發新蘗。一般用分割根狀莖進行繁殖。于秋季將母株帶芽的根狀莖切段栽種,精心養護即成活。亦可將根基部生出的萌蘗割下來進行分栽,但繁殖率較低。
鈴蘭的養護技巧:
水肥管理:
分株苗種植后要澆透水,冬季要用堆肥或草簾覆蓋上面以防寒。早春芽萌發后揭去覆蓋物,并景象鋤草松土。生長期間要保持土壤濕潤,每隔2周施1次稀薄餅肥水,花梗抽出后暫停施肥。花謝后如不觀果要及時剪去花枝,并施1次液肥,促使休眠芽的生長。露地種植的,入冬前還應施1次濃肥,這樣翌春就能生長旺盛。鈴蘭種植3年后需換地輪作。
采集管理:
1、生長在山坡陰面,林下,林緣的草地上。
2.選擇陰面山坡,腐殖質比較厚的林間,草地。等高線或橫山打帶,帶寬1.5m,帶間距2m,行穴距50x20cm。刨穴,碎土,鎮壓,呈饅頭形。
3.用種子或根莖繁殖秋季把種子條播在穴內,復土,鎮壓,蓋樹葉;虼禾彀迅鶢钋o切成段,栽在穴內,鎮壓,蓋上樹葉。
4、第二年春天出苗后,間苗,每穴2-3株。撤樹葉,通風,透光,拔除病株,弱株。
5.采集果實成熟后,采收全草,除去泥土,曬干。
看完以上小編的詳細介紹,你對鈴蘭的栽培與養護是不是也有了深刻的了解呢?如果你也想栽培更多鈴蘭,那就按照上面的步驟來學著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