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8~29日,第二屆國家農藥殘留標準審評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由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院長喬雄梧主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農業部農藥檢定所所長周普國到會講話。
會議審議了《食品中阿維菌素等71種農藥殘留限量》(送審稿)和《食品中苯并烯氟菌唑等59種農藥殘留限量》(送審稿),通過了164種農產品中108種農藥的477項殘留限量。本次審議通過的殘留限量具有鮮明特點,涉及121種特色農產品中72種農藥的307項殘留限量,占比達64%,這也是農業部近年加快解決特色小宗作物登記用藥和限量標準制定的具體體現。此外,會議還討論了《關于GB2763配套檢測方法補充和完善的建議》(討論稿)以及農藥殘留限量標準制定的有關技術問題。
周普國副主任委員在講話中通報了當前農藥管理的工作思路和重點任務,并對履行委員職責、做好農藥殘留標準制定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他指出,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與新《農藥管理條例》實施交匯于新時代的開端,為農藥發展提供了的歷史機遇,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做好新時代農藥管理工作,要牢固“三個不能忘記”,即不能忘記服務“三農”是農藥管理工作的根本宗旨,不能忘記“三個”(農業生產、農產品質量和生態環境)是農藥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標,不能忘記促進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是農藥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務。同時,堅持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以產品、產業集約、利用高效、發展可持續作為農藥綠色發展的總體要求。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農藥管理工作將重點抓好七個方面,即著力強化登記準入關、著力強化登記試驗監管、著力強化農藥產業發展指導、著力強化農藥使用減量增效、著力健全農藥技術標準體系、著力強化農藥對外合作、著力推進農藥監管信息化建設。
周普國副主任委員強調,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食品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這對我們做好農藥殘留標準制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全體委員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緊密圍繞農業部確定的“到2020年達到1萬項殘留標準的目標任務”,進一步夯實標準制定基礎、突出抓好特色小宗作物用藥標準制定、加快完善殘留限量的配套檢測方法等,不斷提升我國農藥殘留標準制定能力和水平,為我國農產品質量提供有力。
委員會、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季穎總農藝師,委員會副董洪巖處長和李富根處長,以及31名專家委員和6名單位委員參加了會議。來源:世界農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