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氯化鉀最新行情價格分析:
2018年的氯化鉀進口大合同本身就出現了很多“狀況”,這為2019年的大合同預測增加了很多難度。首先,2018年的大合同不僅是在下半年簽訂,還比前面兩年晚了兩個月;其次,不僅晚于印度簽訂,且價格與印度持平;第三,與其他供應商簽到2019年6月30日不同,加鉀、烏鉀的供貨時間只簽到2018年年底。可以看出2018年的大合同有那么一點撲朔迷離的味道,筆者能力有限,其實本不想太早去琢磨太多的關于2019年大合同的事情,但近日有傳聞說外商要給咱們再漲60美元,想了想,筆者還是簡單說一說比較好。
其一,目前還沒有官方消息報道過此事,所以很可能只是個假消息或誤傳的消息!說是假消息,也許是近期氯化鉀跌痛了,所以有貨主放出此消息擾亂市場的目光,希望能穩住跌勢;說是誤傳,也許是誰誰誰在聊天時提到了2018年的大合同漲了60美元,但某某某以為是在說2019年的大合同,畢竟現在已經是2019年了嘛,或者也許是有人提到了我國的到岸價比國際市場的高端價格還有50-60美元的價差,然后聽到的人就以為老外還要給咱們再漲。總之,不管是怎么個誤傳法,終歸也很可能是個假消息。
其二,就算要談,憑什么漲60美元?2018大合同簽訂時290美元的價格折合港口62%白鉀的表觀成本約為2370元,而當時的市場價接近2500元,且是從5月份的2200元略低的水平一路高漲上來的。但是現在港口62%白鉀的價格已經跌到了2400元左右,從12月份跌到現在,且仍可能繼續,這種情況下怎么再漲60美元?
況且國際整體鉀肥市場的價格也已經沉寂了一整個季度,在上周局部還出現了小幅回落的跡象。面對巴西大顆粒的350美元,以及東南亞標準鉀的300-305美元,就算他們不回落,我們又怎么可能再漲60美元?
其三,國內競爭激烈,但國際競爭也不含糊!目前國際鉀肥市場畢竟還是供大于求的格局,而且之前的漲價已經讓生產商們嘗到了甜頭,紛紛加快了新項目建設。據說2019年國內不少貿易商想“晉升”到一線行列,哪怕虧損一點都可能要做大份額。類似的情況注定也會出現在國際市場。2019年的大合同談判,外商未必是鐵板一塊!
其實還有一些細節筆者沒有提及,比如國產鉀產量計劃、表觀消費量變化等等,但綜上,至少目前來看2019年的氯化鉀大合同談判既沒有到該談的時候也絕不可能是60美元的漲幅。對于春節后一路下行甚至跌幅已經超出了預期的氯化鉀而言,這個時候指望大合同談判救市是不現實的,指望需求來個爆發也是不現實的。這個春天很暖和,但是這個春季很寒冷,只有大家跑出滿頭大汗,消化掉當下的過剩壓力,氯化鉀才能重新“健美”起來。(來源:中國化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