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剛過,西北、東北地區春小麥陸續開始播種?傮w看,去冬今春北方地區雨雪較多,土壤墑情較好,春季氣溫回升快,有利于春小麥播種,大部分地區播期早于去年和常年,但部分地區因土壤偏濕,播種進度拉長。各地要牢固樹立“七分種、三分管”的理念,以提高播種質量、培育全苗壯苗為重點,強化田間管理,著力防災減災,做好病蟲防控,全力奪取今年春小麥豐收。
播前整地
提倡秋季施基肥深耕,耙壓,或采用深松再旋耕、耙壓,達到待播種狀態。對秋天翻完未耙地塊,早春適墑耙壓。對冬前未整地地塊,早春機械破雪,適墑應用聯合整地機及早整地,不漏耕,耕后耙細(碎)、整平、壓實。去冬今春降雪較多或低洼地塊,早春土壤過濕,影響適時播種,可采取頂凌輕粑或耙雪整地等散墑措施,確保適時播種。
選擇良種
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地力、種植制度、產量水平和病蟲害情況等,因地制宜選擇優良品種,并播前藥劑拌種或種子包衣。西北地區旱地選擇抗旱豐產、抗條銹病的小麥品種,水澆地選擇抗倒伏、抗條銹病白粉病的小麥品種。東北麥區應充分發揮區域綜合優勢,選擇優質、高產、抗旱、抗病、強筋及中強筋小麥品種。
精細播種
以提高播種質量為中心,著力實現一播全苗、苗勻苗壯,構建豐產群體結構。
(一)適期早播。適期早播是春小麥增產的關鍵,春季土壤解凍5cm、氣溫穩定通過0℃即可進行播種,一般西北地區3月中旬開始播種,東北地區小麥主產區4月上旬開始播種。對積雪較厚的地區,可提前采取機械方法破壞雪層,促進化雪,旱地應盡量搶墑早播。春麥區春季氣溫變幅大,要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對播期做適當調整和進一步細化。
(二)合理播量。春小麥生育期短、分蘗少,產量形成主要靠主莖成穗,適宜播量是獲得高產的重要途徑。按照“以田定產、以產定穗,以穗定苗,以苗定籽”的四定原則,同時根據產量目標、播期早晚、地力水平、千粒重、發芽率、田間出苗率等科學確定播量。一般西北地區春小麥旱地畝保苗15萬-25萬株,水澆地畝保苗35萬-42萬株,東北地區畝保苗43萬-47萬株為宜。
(三)提高機播質量。推薦采用機械條播,要求行距一致,下種均勻,做到不重播、不漏播。播種深度3-5cm,視土壤墑情確定,干旱地塊適當深播,但應確保深度不超過5cm,且播深一致,覆蓋嚴密。
田間管理
(一)播后鎮壓。鎮壓可以抑制地上部生長,促進地下根系發育,抗旱保墑,提高抗逆性及產量。播后視土壤水分狀況及時鎮壓,嚴禁濕壓;待土壤充分解凍后,根據旱情和天氣條件,可在出苗前再次鎮壓;在小麥3-5葉期采用V型鎮壓器鎮壓1-2次青苗,干旱年尤需鎮壓。
(二)科學施肥。堅持氮磷鉀肥配合、有機無機結合。西北春麥區40%-50%氮肥作基肥于秋翻或春季整地時一次性施入,50%-60%在春小麥二葉一心期和拔節期追施;磷肥10%-20%作種肥,肥種分箱分施,嚴禁與種子混播;其余磷肥,全部鉀肥和農家肥作基肥于秋翻或春季整地時全耕層一次性施入。滴灌春小麥合理運籌隨水滴施氮鉀肥。東北春麥區90%以上的氮肥、鉀肥及100%的磷肥作基肥于秋翻或春季整地時一次性施入,其余10%以下的氮肥、鉀肥于苗后結合滅草、防病等田管措施葉面追施。
(三)防控病蟲。及時關注病蟲害監測預警信息,大力推廣綠色防控、生物防控,減少化學農藥用量。西北麥區重點防治小麥條銹病、白粉病等,噴施藥劑控制發病中心,壓低病源量;蟲害以蚜蟲、皮薊等為重點,噴施藥劑防治;禾本科雜草2-3葉,闊葉雜草2-4葉期及時噴施除草劑。東北麥區病害以小麥黑穗病、赤霉病、根腐病等為防治重點;蟲害以粘蟲為重點,及時防控;草害在4-5葉期為更佳時機,根據草相選用除草劑。
氣象變化
北部麥區自然災害多發重發,“倒春寒”、干旱、干熱風等較多且嚴重,尤其是中后期季節性干旱突出。要抓住晴好天氣,鎮壓劃鋤相結合,彌合裂隙,沉實土壤,保墑提墑,促進小麥根系生長。密切關注重大天氣變化,防范“倒春寒”和干旱,及時噴水、灌水,預防凍害、抗旱保苗。大力推廣“一噴三防”技術,防病蟲、防早衰和防干熱風。
及時收獲
一般西北地區春小麥7月上中旬開始收獲,東北地區春小麥于7月下旬開始收獲。為產量和質量,各地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割曬或聯合的方法及時收獲,割曬要以氣候條件為依據,按晴天的多少和脫谷能力強弱確定作業進度,割曬的原則是寧傷勿落,可在蠟熟期開始,中熟期結束。機械收獲要求機收總損失率控制在3%以內,嚴防穗發芽和“爛場雨”,在蠟熟末期或完熟期進行,脫粒后及時晾曬,以優質豐產。來源: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