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小寒”已過,主產區小麥正處于越冬期。從田間調查和專家會商看,全國小麥越冬期弱苗比例是近年來更高的一年,黃淮海地區部分地塊“一根針”甚至是“土里捂”;但土壤墑情普遍較好,冬前氣溫總體偏高,苗情轉化持續向好。據氣象部門預測,“拉尼娜”已形成,冬春季節有可能出現極端低溫天氣,春季主產區降水偏少,不利于小麥越冬和春季生長。針對今年氣象條件和小麥苗情長勢,堅持“分區分類、因地因苗,促控結合、以促為主,防災減災、防控病蟲”的技術路線,以生育進程為主線,以苗情墑情為依據,以晚播弱苗為重點,落實輕壓保墑促返青、劃鋤增溫促生長、增施磷肥促長根、肥水運籌促轉化“四促”,及防“倒春寒”、防春旱、防倒伏、防病蟲“四防”關鍵技術,構建合理群體,搭好豐產架子,力爭適期播種小麥多增產、晚播10天以內小麥能增產、晚播10-20天小麥保穩產、晚播20天以上小麥少減產,再奪夏糧小麥豐收。
西北麥區包括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全部和陜西部分地區等,面積約占全國小麥面積的10%,總產約占全國小麥總產的7%,是我國旱地小麥相對集中的區域。去年秋播以來,降水偏多,底墑充足,對旱茬小麥極為有利,適期播種的麥田,播種質量較好,苗勻苗齊。同時,弱苗比例較高,群體小,冬前生長量不足,抵抗冬季凍害的能力下降,部分地區出現凍害。盡管冬前病蟲發生較輕,但冬春時段較長,若溫光條件有利于病蟲越冬和繁殖,明年仍有病蟲加重發生可能。春季管理重點是:早抓水肥、促弱轉壯、因苗施治、防凍保墑。
越冬期
保護麥田,防止啃青。對地膜覆蓋麥田,做好冬季護膜工作。采取查田壓土的辦法,防止大風揭膜和畜禽踐踏損傷地膜。新疆等有穩定雪層覆蓋的麥區,防止人、畜進入麥田活動破壞雪層。冬春防止畜禽啃青,以免啃青抽動心葉和踐踏損傷根系,加劇凍害。
返青期至拔節期
一是因苗因時,肥水管理。對晚播弱苗,灌區小麥開春后提早春灌,畝莖蘗數30萬-45萬的麥田結合春灌或降水畝追施尿素7-8公斤,磷酸二銨9-10公斤;畝莖蘗數小于30萬的麥田結合春灌或降水畝追施尿素6-7公斤,磷酸二銨7-8公斤。灌溉時間一般為起身初期和拔節期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55%時,各灌一次,建議采用短(窄)畦灌溉、“小白龍”軟管澆灌和噴灌等節水措施,其中短(窄)畦灌溉每次畝灌水量50-60方,軟管澆灌30-40方,噴灌20-30方。旱地小麥抓好早春鎮壓和適墑追肥,畝莖蘗數小于45萬的,結合降水畝追施尿素5-7公斤,磷酸二銨6-8公斤。采用施肥機(或耬)將化肥施入小麥行間土壤。可結合化肥追施葉面噴施尿素和磷酸二氫鉀水溶液,促進養分吸收,起到“以肥濟水”作用。對壯苗,拔節期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65%時進行灌溉,結合灌溉畝追施尿素8-10公斤;旱地小麥結合早春降水畝追施尿素5-8公斤,返青期進行鎮壓劃鋤。對旺苗,早春進行鎮壓控旺并適當延后水肥管理。可減少春灌灌水量,或者依據墑情適當推遲春灌時間,待有效分蘗和無效分蘗兩極分化結束后追肥。返青期至拔節前可葉面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控制旺長。
二是防治病蟲,化學除草。做好紋枯病、白粉病、銹病、赤霉病、莖基腐病和重點蟲害(金針蟲、蠐螬、吸漿蟲、麥蜘蛛、麥蚜)的監測防治,及時指導農民科學選藥、用藥,早防早治,統防統治,分期治理。灌區小麥葉齡大于3葉、旱地小麥葉齡大于4葉可適時適墑適溫進行化學除草,噴藥前后3天內日平均氣溫在6℃以上。除草劑按照雜草種類選用,提高化除效果。要高度關注用藥濃度、用藥量、用藥時間及噴藥的方式,嚴防出現藥害。
三是加強管理,防范凍害。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重點防范“倒春寒”。對土壤暄松的麥田進行鎮壓,彌補土壤縫隙,防止透風跑墑防御春季凍害。凍害發生后,及時調查幼穗受凍情況,通過追施氮肥或熏煙、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或冷克星或營養型調節劑混合液等措施,分類施肥補救,促進恢復生長。
抽穗期至成熟期
一是“一噴三防”,綜合防控。抽穗后是條銹病、赤霉病、蚜蟲、吸漿蟲等發生高峰期,要及早進行1-2次“一噴三防”,加強病蟲害防控。
二是水肥管理,合理運籌。看田、看地、看植株,加強水肥管理。對孕穗期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65%的麥田,及時灌溉;對土壤墑情較好,或遇降水且有貪青趨勢的麥田,可不澆水。
三是搶抓農時,適時收獲。在蠟熟末期適時組織搶收并曬干烘干,盡量避開連陰雨,防止穗發芽和“爛麥雨”現象,千方百計減少機收損失,以確保小麥豐收到手。來源: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