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紋枯病是分布范圍甚廣的世界性病害,幾乎遍布世界各溫帶小麥種植地區。自1973年我國發現紋枯病以來,小麥紋枯病的發生與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趨勢,特別是在長江中下游麥區、黃淮平原麥區普遍發生且嚴重,對產量影響極大,一般發生地塊可使小麥減產10%-20%,嚴重地塊減產達70%以上!
小麥紋枯病的發生特點:
紋枯病屬于土傳性病害,在小麥各生育期均有發生,可造成小麥爛芽、病苗死苗、花稈爛莖、倒伏、枯株白穗等。
1、爛芽:在小麥出苗期芽鞘變褐,然后麥芽枯死腐爛,不能出土。
2、病苗死苗:多發生在小麥3-4葉期,初期葉鞘上呈現中央灰白、邊緣褐色的云紋病斑,后因抽不出新葉而導致死苗。
3、花稈爛莖:返青拔節后,基部葉鞘產生中部灰白色、邊緣淺褐色的病斑,多個病斑相連接,形成云紋狀的花稈。濕度大時,病葉鞘內側及莖稈上可見蛛絲狀白色的菌絲體,以及黃褐色的菌核。
4、倒伏:由于莖部發病嚴重、腐爛,后期極易造成倒伏。
5、枯株白穗:后期發病嚴重的主莖和大分蘗常抽不出穗,形成“枯孕穗”;有的雖能夠抽穗,但結實減少,籽粒秕瘦,形成“枯白穗”.
小麥紋枯病的發病規律:
小麥紋枯病是典型的土傳病害,病原菌主要以菌核、菌絲體在土壤中或病殘體中越夏越冬,作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帶有病殘體和病土的未腐熟的有機肥也可以傳病。此外,農事操作也可傳播。菌絲體接觸寄主后,可形成附著胞產生侵入絲侵入寄主,也可從根部傷口侵入。一般冬前高溫多雨有利于發病,春季氣溫已基本滿足紋枯病發生的要求,濕度成為發病的主要因素,故而春季的雨量與發病程度密切相關。
小麥紋枯病的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耐病品種。
2.適期播種,避免過早播種,減少冬前病菌侵染麥苗的機會。
3.根據土地肥力水平,合理掌握播種量,避免播種量過大,苗過密,從而降低田間濕度。
4.加強田間排灌水系統的建設,勤中耕除草,降低田間濕度。
5.避免過量施用氮肥,平衡施用磷、鉀肥,特別是重病田要適當增施鉀肥,增強麥株的抗病能力。
6.帶有病殘株的糞肥要充分腐熟后再施用。
7.藥劑防治:針對小麥紋枯病的病害,推薦用藥如45%唑醚·戊唑醇、40%苯甲·吡唑酯、30%苯甲·丙環唑、17%唑醚·氟環唑等,配合上葉面肥如磷酸二氫鉀、氨基酸水溶性肥料、生物刺激素以及植物生長調節劑胺鮮酯、蕓苔素內脂(年豐素)等,這些方案對返青期的小麥具有防病、治病、保健、增產的效果,同時可以緩解受到春寒影響造成的小麥長勢發弱,干尖、黃葉現象,具有生根壯苗,增加小麥有效分蘗,提高小麥抗逆能力。
0.01%蕓苔素內酯-年豐素-萱化威遠
有效成分含量:0.01%
劑型:乳油
全程優化作物生長
促花壯苗/改善品質/增產增收
產品性能:
天然蕓苔素內酯BR-(brassinolide),由天然油菜花粉萃取,是國際公認的高生物活性的植物內源生長調節劑,(取之于植物精華反哺于作物生長)通過調節植物內源激素,間接調節作物生長,強力補充植物內源酶,在極低濃度下使用,即能促進作物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又能提高授粉受精率,提高坐果率與結實率,充分發揮植物的生長優勢。
以上就是小麥紋枯病來勢洶洶,2022年春季小麥紋枯病的發生特點與防治方法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