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控失肥為了減少面源污染
吳躍進:合肥研究院坐落在合肥的研究基地,在中國科學院的整個布局里面,我們致力于新能源和環境的研究,所以地方政府也希望我們能夠為巢湖的污染問題提供一些技術支撐,所以應安徽省政府的要求,我們就開展控制面源污染的新型肥料的研發。
其實控失肥是新型肥料研究的一個方向,但是在農業領域,大家做的都是控制養分釋放,我們當時有一個技術叫做控制養分流失的技術,所以這個肥料也叫做控失肥。我們從肥料的種類來講,今后在農資的歸類里面應該也是一個控失的一種肥料,但是我們在技術原理來說主要是更多的考慮肥料的流失和損失。
過去我們做過治理的項目,想到如何能夠讓缺水的地方使植物更加容易存活。當時我們就運用了這些保守技術和化肥在植物的根系里面建立了一個微生物的區域,后面我們也考慮把保水和供肥這兩個結合在肥料里面,所以在我們生產出來的肥料放在水里面之后,遇到土壤的水分之后它就會形成一個網絡,在里面把肥料給裹起來,這樣讓肥料更容易擴散出去,和過去的肥料相比容易疏散。
產能過剩促使我們不斷創新
方勁松:為應對產能過剩、去產能化的壓力,六國化工首先是深化內部管理,建廠以來,特別是2004年在上海上市之后,六國化工的資本化運作、并購重組的進程進一步加大,所以我們有更多的規模化的采購、規模化的營銷,還有規模化的統一內部管理。我們深挖內部的潛力,提升產品的質量,有利于促使產品在市場上有更多的競爭力。
其次,就是我們要去調整產品結構、加大新產品研發推廣。六國化工建成以來,我們產品升級的步伐從未停頓。“六國網”控失肥,我們早在2007年就開始摸索,到2009年開始在小范圍進行試驗,2010年小規模投放市場,2012年、2013年大量投放市場,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它能提高化肥利用率,減少對土地的污染,省工省力,對抗旱保苗都有很好的效果。前些年,我們主要是在營銷方式上做一些探索,現在借“六國網”系列新產品發布會的機會,從產品創新方面做一次新的突破。
“失”與“釋”的區分
馬友華:為什么選擇控失肥?首先是要滿足安徽的經濟建設服務,我們一個副省長說,肥料施到地里以后有多少跑到湖泊里面去了,有多少跑到天上去了。實際上這個領導的思路跟我們的課題是一樣的。控失肥的實驗在動手前我們已經接觸了很長時間了,應該說有一個逐步了解的過程,它的名字很特殊,叫失去的“失”,我們傳統的是釋放的“釋”。就這一個字之差,這個跟傳統的理解不太一樣。
到目前做了三年的實驗,一個是我們在里面建了一個監測站,監測農田里面流出的氮磷量,另外我們還監測它的氣體,像甲烷,還有二氧化氮,這兩個化學氣體比二氧化碳高出20倍。通過三年的發現,這個增產效果很厲害。另外氮磷的流失量能夠減少7%到20%的范圍,這三年能夠減少氮磷流失總體來看在70%到80%。而且今年我們又增加了大田的流失控制裝置,先在大田里看看,而且在巢湖人為搞監測站。
標準的制定需要一定條件的支撐
商照聰:產業的創新發展能推動標準的創新發展,相對于產業來講標準是滯后的,一些新產品出來以后,隨著規模不斷加大,性能不斷得到驗證,然后標準才會出臺。隨著產業升級有較大的提升,有新的情況的發生,這時候可能會有標準的修訂,這是根據變化來調整的。控失肥料標準的建立,需要我們研究所和企業共同推動。我想說一下這個標準有幾個前提:
,作為一個新產品來講,它的肥效、作用機理首先是科學的,要得到科學的驗證。第二,這個產品應該是形成了一定的市場規模,而且得到了良好的市場反饋。產品賣到一定量了,市場的反饋都不錯,才能考慮建立標準。第三,性要得到驗證。第四,要有一套科學的、可行的檢測評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