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稱,新煙堿類殺蟲劑的用量在2000年代中期急劇上升,其幾乎完全由在玉米和大豆種子處理中的用量推動。美國農業部下屬的東北部綜合蟲害管理中心對該研究表示了支持。
研究小組發現,在2000年,小于5%的大豆農田及小于30%的玉米農田施用了殺蟲劑,但截止2011年,至少1/3的大豆農田及至少79%的玉米農田種植了利用新煙堿類農藥處理過的種子,殺蟲劑用量明顯擴張。研究人員還發現大多數新煙堿類農藥用于這些作物中。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昆蟲學研究生MargaretDouglas表示,此前的研究表明,在2000年代,殺蟲劑施用的玉米種植面積比例下降,但若考慮種子處理,情形則會相反。結果顯示,自2000年代中期以來,新煙堿類農藥應用于美國玉米和大豆種子,成為殺蟲劑處理過的作物種植面積增長的主推因素。
研究人員發現美國政府的農藥調查中未明確記錄新煙堿類種子處理劑,他們便整合了現有信息。首先,編撰的農藥數據基于美國地理調查和美國農業部這兩大公共資源,其均記錄了新煙堿類農藥的使用,但未具體預測種子處理用量。利用這些數據,以及來自殺蟲劑產品標簽的信息,研究小組預測了玉米和大豆的種植面積比例;在2000年代中期推出新煙堿類農藥時,在玉米和大豆農田上種植了利用這些產品處理過的種子。研究結果得到了美國環保署及杜邦先鋒證實。
就新煙堿類農藥在環境中的檢測及對非目標動物(包括野生及受控制的傳粉昆蟲)的可能危害,目前仍爭論不休。Douglas表示,爭論缺乏有關新煙堿類農藥何時何地以及如何使用的基本信息,而這些結果可以提供有關的信息。
研究人員計劃更好地記錄受新煙堿類種子處理劑影響的次要昆蟲的分布。他們還將探索新煙堿類種子處理劑對捕食性昆蟲的影響,及研究早季害蟲的替代性管理方法,例如利用保護作物減少害蟲壓力及培育捕食性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