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值花生生長的關鍵時刻,每當到了這個時候花生都很容易出現各種病蟲害,為了花生增產增量,小編就為大家講解一下花生普通病蟲害有哪些?如何防止?
花生普通病蟲害—病毒病:
花生病毒病,除芽枯病主要由薊馬傳播外,其他病害如輕斑駁病、黃花葉病、普通花葉病則通過種子和蚜蟲傳播,種傳病薯這些病害流行的主要初侵染源。種傳率的高低主要受發病時期的影響,發病早,種傳率高。種子帶毒率與種子大小成負相關,大粒種子帶毒率低,小粒種子帶毒率高。在存在毒源和感病品種的情況下,蚜蟲發生早晚和數量是病毒病流行的主要因素。傳播病毒的蚜蟲主要是田間活動的有翅蚜。一般花生苒期蚜蟲發生早,數量大,易引起病害嚴重流行,反之則發病輕。花生苗期降雨少、氣候溫和、干燥,易導致蚜蟲大發生,造成病害流行,反之則輕。
花生普通病蟲害防治方法:
采用或低毒種子,杜絕或減少初侵染源。種子可采取隔離繁殖的方法獲得。
選用豫花1號、海花1號、豫花7號等感病輕和種傳率低的品種,并且選擇大粒子仁作種子。
推廣地膜覆蓋技術,地膜具有一定的驅蚜效果,可以減輕病毒病的為害。
及時田間和周圍雜草,減少蚜蟲來源。
搞好病害檢疫,禁止從病區調種。
藥劑治蚜,播種時采用3%的呋喃丹顆粒劑蓋種,每畝用藥量為2.5千克-3千克,也可用25%的辛拌磷(812)蓋種,每畝用藥量0.5千克,花生出苗后,要及時檢查,發理蚜蟲及時用40%樂果乳油800倍液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噴灑,增強藥效,以杜絕蚜蟲傳毒。
花生普通病蟲害—褐斑病:
輪作倒茬:花生葉斑病的寄主比較單一,只侵染花生,與其它作物輪作,使病菌得不到適宜的寄主,可減少為害,有效的控制病害的發生。輪作周期2年以上。
花生普通病蟲害防治方法:
花生收獲后,要及時田間病葉,使用有病株漚制的糞肥時,要使其充分腐熟后再用,以減少病源。
雖然生產上還沒有高抗葉斑病的品種,但品種間的耐病性差異較大,一般葉片厚,葉色深的品種較抗病,在河南重病區宜選用豫花1號、海花1號、豫花4 號和豫花7號等耐病性較強的品種。
加強管理,增強植株抗病性:合理密植,科學施肥,采取有效措施,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能力。
在發病初期,應開始次噴藥,藥劑可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4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燴劑600倍~800倍液;或抗枯寧700倍液;或波美0.3度~0.5度的石硫合劑等。以后每隔10天~15天噴藥1次,連噴2次~3次,每次每畝噴藥液50千克~75千克。由于花生葉面光滑,噴藥時可適當加入粘著劑,防治效果更佳。抗枯寧對褐斑病效果較佳,代森錳鋅對網斑病也有較好防治效果,多菌靈在葉斑病與銹病混發區,不宜使用。
花生普通病蟲害—青枯病:
危害花生的維管束,在短期內能使大量植株迅速枯死。花生青枯病從苗期至收獲的整個生育期間均可發生,一般多在開花前后開始發病,盛花期為發病盛期。病菌主要侵染根部,使根端變色軟腐,維管束組織變為深褐色,并自下而上擴展到植株的頂部。將病部橫切后,用手擠壓,可見渾濁乳白色細菌液流出。感病植株期表現為主莖頂梢、第二片葉首先表現失水萎蔫,勢擴展后,全株葉片自上而下失水萎蔫,葉色暗淡,但仍呈綠色。植株從感病到枯死需7到-15天,植株上的莢果、果柄旦褐色濕腐狀。
花生普通病蟲害防治方法:
輪作倒茬可有效地控制青枯病的發生,由于花生青枯病的寄主范圍較廣,輪作時要考慮好茬口的安排,與紅薯、玉米、谷子或采用水旱輪作的方式較為適宜,輪作周期達3年-5年。可采用25%的敵枯雙配制成毒土蓋種,或用1000倍液灌根;或用鏈霉素200毫克/千克-400毫克/千克(200ppm-400ppm)浸種或灌根。
花生普通病蟲害—銹病:
花生銹病是中國南方花生產區普遍發生,為害較重的病害。北方花生產區也有擴展蔓延的趨勢。花生銹病主要為害葉片,到后期病情嚴重時也為害葉柄、莖枝、果柄和果殼。一般自花期開始為害,先從植株底部葉片發生,后逐漸向上擴展到頂葉,使葉色變黃。發病初期,首先葉片背面出現針尖大小的白斑,同時相應的葉片正面出現黃色小點,以后葉背面病斑變成淡黃色并逐漸擴大,呈黃褐色隆起,表皮破裂后,用手摸可粘滿鐵銹色末。嚴重時,整個葉片變黃枯干,全株枯死,遠望和火燒狀。不僅嚴重降低產量,而且也影響品質。
花生普通病蟲害防治方法:
除選用抗病品種外,要加強田間管理,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做好防旱排澇工作,培育壯苗,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在田間病株率達到10%-20%時,可選用50%的膠體硫150倍液;或敵銹鈉600倍-8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或1:2:200(硫酸銅:生石灰:水)的波爾多液;或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3000倍-5000倍,每隔10天左右噴1次,連噴3次-4次。敵銹鈉不宜連續使用,應與其他藥劑交替使用,每次每畝噴藥液60千克-75千克。
花生普通病蟲害—葉斑病:
發病時先從下部葉片開始出現癥狀,后逐步向上部葉片蔓延,發病早期均產生褐色的小點,逐漸發展為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褐斑病病斑較大,病斑周圍有黃色的暈圈,而黑斑病病斑較小,顏色較褐斑病淺,邊緣整齊,沒有明顯的暈圈。天氣潮濕或長期陰雨,病斑可相互聯合成不規則形大斑,葉片焦枯,嚴重影響光合作用。如果發生在葉柄、莖干或果針上,輕則產生橢圓形黑褐色或褐色病斑,重則整個莖干或果針變黑枯死,使花生產量大幅度下降。
花生普通病蟲害防止方法:
消滅病源菌。在花生收獲后及時遺留田間的病菌殘體,不要隨意亂拋、亂堆。對有病菌殘體的地塊應及時翻耕,以加速病菌殘體的分解,防止病菌再侵染花生。
選用抗病品種。較抗病的一般是生長直立、葉片厚、顏色深、花生粒大的品種或者是早熟品種,在發病較重的地塊、一定要選用這些品種來種植。
加強栽培管理。要適時播種、合理密植,多施有機肥,少量施增施磷鉀肥,促進花生健壯生長,提高抗病力。
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及時噴藥防治可使病害減輕。比較好的藥劑:80%的代森錳鋅400倍液、70%的甲基硫菌靈1000~1500倍液,50%的多菌靈1000~1500液。噴施藥時要注意噴勻、噴透,每隔7~10天噴藥1次,連噴2~3次,可基本控制該病的發生。
花生普通病蟲害—叢枝病:
病害通常在花生開花下針時開始發生。病株枝葉叢生,節間短縮,嚴重矮化,多為健株株高1/2,病株葉片變小變厚,色深質脆,腋芽大量萌發,長出的弱小莖葉密生成叢,正常葉片逐漸變黃脫落,僅剩叢生的枝條。病害發展中、后期,花器變成葉狀。果針不能入土或入土很淺或向上變成秤鉤狀,根部萎縮,莢果很少或不結實。
花生普通病蟲害防治方法:
種植抗(耐)病品種。適時播種,春花生適時早播,秋花生適時晚播。加強肥水管理,提高抗病力。鏟除田間附近豆科雜草和綠肥等可疑寄主,減少初侵染來源。發病初期及時拔除病病苗,及時防治葉蟬,可減輕病害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