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的調查發現一種現象,當水稻、棉花、玉米等農作物要追肥的時候,農民朋友總喜歡用尿素,覺得它勁兒大來得快。可是大量田間肥效實際調查卻顯示:尿素作追肥施用的當季氮素利用率并不高,還不如等氮量的硫銨、氯化銨和碳銨,為什么?下面請專家一一解答。
首先要了解作物施追肥的目的,以及對肥料的要求。追肥是在作物快速生長階段,一般都是營養體與生殖體同時并進的大量生長發育期,正是作物需求養分多的階段。為了滿足高產作物的階段需要,這時必須補充追施一定量的氮肥或氮鉀復混肥料。由于這時根系吸收效率高,只要追肥的用量和方法用對了,氮肥的利用率會很高,可達50%~70%以上。針對追肥的目的與需求,肥料品種必須具有易溶解易吸收和肥效快的特點。尿素常常被農民作為追肥的氮肥品種,一般都認為它具有含氮量高又的特點。
尿素的實際供肥特點:目前大多數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們,對于尿素的“性”的認識,往往不夠全面,實際上尿素是一種有機小分子態氮肥,施入土壤后雖然表面看很快溶解了,但是分子態的尿素作物根系還不能直接大量地吸收和利用它。必須經過脲酶參與的分解作用,將尿素轉化成銨態氮以后,才可被作物根系迅速而大量地吸收利用。這就說明,用硫酸銨、氯化銨和碳酸氫銨作追肥的肥效肯定比尿素來得快,它們無須轉化可直接被吸收利用,它們更符合追肥的目的與作用。
尿素完成轉化需要多長時間?轉化速度又受哪些因素的影響?由此決定尿素作追肥要比其他銨態氮肥提前幾天?科學試驗證明:尿素轉化過程受到土壤的溫度、水分、有機質含量、酸堿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一般農田,當土壤濕度和酸堿度基本適宜作物正常生長的條件下,土壤溫度是尿素轉化速度的主要影響因素。例如,在北方早春冬小麥返青季節追肥時,地溫10℃左右,尿素態氮轉化成銨態氮需要7~10天左右;當地溫升到20℃,春玉米喇叭口期追肥、棉花盛蕾期追肥、小麥孕穗期追肥時,尿素轉化成銨態氮大約要5天左右,而當地溫升到25℃后只需要3天。因此用尿素追肥要比其他銨態氮肥提前幾天施肥效才好。至于具體提前幾天,要因時因地制宜,同樣是春夏之交的季節,在東北地區土溫上升很慢需要多幾天,而華南地區土溫高,施用尿素相應提前1~2天就可以了,對同一地區來說,由于水稻田溫度稍低于旱地,也要區別對待。
在夏季用尿素作追肥時,還要注意及時覆土或灌溉,由于氣溫很高,尿素轉化快,尿素轉化后的產物是碳酸銨,比碳酸氫銨即人們俗稱的“氣兒肥”性質更不穩定,會產生大量的氨。如果不將尿素埋入土中,或者撒在地表而不立即澆水,那么氨揮發的后果將會使葉片,嚴重的時候,植株葉片會像開水煮了一樣,即使氨的揮發沒有燒苗燒葉,其造成的氮素損失也會污染環境,使利用率降低。
總之,尿素作追肥的施用技巧:一要提前施用,二要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