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性殺蟲劑,就是生物源天然產物農藥中利用植物次生代謝產物制成的防治作物蟲害的制劑。植物性殺蟲劑主要提取楝科、菊科、麻黃科、紅豆杉科、木蘭科、樟科等科的植物中的有效化學成分而制成的。如果使用不當就會對蔬菜和其他農作物產生藥害。現在我們來舉幾個例子的來熟悉一下。
(一)馬齒莧別名馬齒菜等。一年生肉質草本。莖平臥或斜向上,由基部分枝,圓柱狀,長達30厘米,淡綠色,陽面常帶褐紅色,光滑無毛。葉互生,有時對生,炳極短,葉片肥厚,倒卵形,全緣,長1~3厘米,寬5~14毫米,托葉小,干膜質,花兩性。馬齒莧的5倍水煮液,對大豆蚜蟲殺蟲率為46.9%。
(二)開麻別名窟窿牙根等。多年生草本。根莖粗大、彎曲,上有數個莖痕,俗稱窟窿,表面黑色,斷面灰白色,莖直立,單一,高1~1.5米,下部莖生葉有長柄,基部稍擴展成鞘狀,大形2至3回三出羽狀復葉或2回三出復葉,小葉片卵形,漸尖,頂生小葉常3裂且具羽狀缺刻,側葉片有不整齊的粗鋸齒緣,常具羽狀缺刻或淺裂,上部葉較小。用全草14克對水300毫升,煮1小時,過濾后噴蔬菜蚜蟲,殺蟲效果57%。
(三)白頭翁多年生草本。高可達50厘米,全株密被白柔毛,根圓錐形,粗直。基生葉多數,三出,有長柄,葉片寬卵形,中央全裂片有柄,3深裂,裂片再2~3深裂。白頭翁500克加水5千克,煮液或浸泡一天,過濾后可防治地老虎、蚜蟲及其他軟體害蟲。
(四)白屈菜別名山黃連、斷腸草等。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主根細長,多分枝,土黃色或暗褐色,密生須根,莖直立,多分枝,有細長白柔毛,體內有紅黃色汁液,葉互生,1~2回羽狀深裂,基生葉長10~15厘米,小葉5~8對,由上而下漸小,頂端小葉寬倒卵形,先端鈍,邊緣有不整齊缺刻。(1)防治菜青蟲用白屈菜1.5千克,石灰0.5千克,加水3千克熬1小時,制成濃汁,噴灑,殺蟲率達70%。(2)花期割全草,蔭干,搓成粉末,撒在菜地,對地蚤類有。(3)干燥全草800克,切碎加熱水5千克浸泡1~2天,防治蚜蟲、甲蟲類有效。
(五)龍牙草別名仙鶴草等。多年生草本。高達30~70厘米,全體有白色長毛及腺毛。根莖開展,有細長須根,秋末自先端生一圓錐形向上彎曲的白芽。莖直立,有棱,上部分枝。奇數羽狀復葉、互生,有基生葉,先端急尖或長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粗鋸齒。全草搗爛加水21千克過濾去渣噴灑防治蚜蟲效果達70%。
可作植物性殺蟲劑的除了上述植物還有獨活、半夏、透骨草、東北薄荷、東北龍膽、卵葉芍藥、蒼耳、地膚等林間常見的野生植物,資源豐富,分布廣泛,使用方便,無污染、無藥害,值得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