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病蟲害是影響糧食穩產增產的關鍵因素,防控農作物病蟲危害是減災保豐收的關鍵舉措。2021年小麥條銹病、赤霉病、水稻“兩遷”害蟲、草地貪夜蛾、粘蟲、玉米螟等重大病蟲害呈重發態勢,直接威脅糧食生產。為組織做好防控工作,限度降低危害損失,實現“蟲口奪糧”保豐收目標,特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分析
據全國農作物病蟲測報網監測和專家會商分析,2021年小麥、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重大病蟲害呈重發態勢,預計全國發生面積21億畝次,同比增加14%,對70%以上的產區構成風險,需及時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努力減輕災害損失。
(一)小麥重大病蟲害。預計小麥“三病一蟲”發生面積4.7億畝次,同比增加13.8%。其中,條銹病在漢水流域、西南北部、黃淮南部麥區大流行,黃淮海小麥主產區大面積流行風險顯著增加,預計發生面積6000萬畝;赤霉病在長江中下游、江淮、黃淮南部麥區大流行,黃淮北部麥區中等或偏重流行,預計發生面積9000萬畝;紋枯病總體中等發生,湖北、安徽、河南、江蘇中北部等地偏重發生,預計發生面積1.2億畝;穗期蚜蟲在大部麥區偏重發生,河南中北部、山東西南部和中部、河北大部麥區大發生,預計發生面積2億畝次。
(二)水稻重大病蟲害。預計水稻“三蟲兩病”發生面積11.2億畝次,同比增加12.6%。其中,稻飛虱在南方稻區總體偏重發生,江南中東部稻區大發生,預計發生面積3.5億畝次;稻縱卷葉螟在西南東部、華南、江南、長江中下游和江淮稻區偏重發生,預計發生面積2.4億畝次;二化螟在江南、西南北部和長江中游稻區偏重發生,湖南中南部、江西北部、浙江東部沿海等稻區大發生,預計發生面積2.1億畝次;稻瘟病在西南南方丘陵山區、沿江沿淮稻區和東北部分稻區偏重發生,預計發生面積6500萬畝次;紋枯病在大部稻區偏重發生,江南和長江中游等部分稻區大發生,預計發生面積2.5億畝。
(三)玉米重大病蟲害。預計玉米“三蟲一病”發生面積4.4億畝次,同比增加13.4%。草地貪夜蛾發生涉及黃淮海及以南玉米種植區。西南、華南發生代次多、程度重,江南、長江中下游可達中等發生,江淮、黃淮、西北、華北偏輕及以下程度發生,東北南部可能零星發生,預計見蟲面積4000萬畝,其中長江以南占80%;粘蟲大部地區為中等發生,北方和西南部分玉米產區可能出現高密度集中危害,預計發生面積7500萬畝次;玉米螟在東北大部中等發生,黃淮大部和西南局部偏重發生,預計發生面積2.6億畝次;大斑病在東北、華北、西南部分地區偏重發生,預計發生面積6500萬畝。
此外,馬鈴薯晚疫病將在西南大部、西北東部、東北和華北北部偏重流行,草地螟在內蒙古大部、東北西部等地偏重發生,境內飛蝗總體偏輕發生,境外沙漠蝗和黃脊竹蝗仍有再次入侵我國西南邊境的風險。
二、思路目標
(一)總體思路。貫徹落實重要指示批示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央1號文件及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精神,切實扛起糧食政治責任,千方百計保持糧食發展好勢頭,把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重點任務,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蟲、重點區域,堅持分類指導、分區施策、聯防聯控,加密監測預警,突出綠色防控,推進統防統治,組織應急防治,堅決遏制遷飛性、流行性重大病蟲害暴發成災,限度降低危害損失,努力實現“蟲口奪糧”保豐收和農藥減量化有機統一。
(二)行動目標。確保水稻、小麥、玉米、馬鈴薯重大病蟲害總體危害損失控制在5%以內,跨區域遷飛性、流行性重大病蟲害關鍵源頭區和重發區防治處置率達到100%,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43%以上,綠色防控產品和技術加快推廣,農藥減量化持續推進。
三、重點任務
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蟲,抓住重點區域、關鍵時節,打好三大防控戰役,贏得糧食豐收主動權。
(一)打好小麥“兩病一蟲”防控突擊戰。條銹病:西南、漢水流域、黃淮南部等病害越冬區,重點落實早春“打點保面”預防措施,減輕當地危害程度,壓低菌源基數,降低向黃淮海主產麥區傳播擴散風險;黃淮海主產麥區加強監測預警,一旦發生,及時組織統防統治、應急防治,治早、治小,嚴防大面積流行成災。赤霉病:長江流域、江淮、黃淮南部常發區,堅持“主動出擊、見花打藥”不動搖,抓住抽穗揚花期關鍵時期,全面落實預防控制措施;黃淮中北部、華北等常年小麥赤霉病偶發麥區,堅持“立足預防、適時用藥”不放松,一旦抽穗揚花期遇連陰雨等適宜病害流行的天氣,立即組織噴施“保險藥”,嚴防病害發生流行。蚜蟲:在防治小麥條銹病、赤霉病等兼治壓基數基礎上,黃淮海等重點發生區突出抓好穗期蚜蟲防治,嚴防暴發成災。
(二)打好水稻“兩蟲兩病”防控攻堅戰。水稻“兩遷”害蟲(稻飛虱、稻縱卷葉螟):實施大區聯合監測、分區協同治理,華南、西南、江南境外蟲源遷入主降區,防治指標從嚴,降低當地危害,減少北遷蟲源;江南、長江流域、江淮單雙季稻混栽區和單季稻區,稻飛虱重點是“壓前控后”、嚴防后期突發成災,稻縱卷葉螟嚴格達標防治、重點保護功能葉(上三葉)。稻瘟病:南方丘陵山區、沿江沿淮和東北常發區狠抓葉瘟初發階段和破口抽穗期預防,嚴防大面積流行。紋枯病:突出水稻分蘗期和拔節期防控,遏制擴展危害。
(三)打好玉米草地貪夜蛾防控阻擊戰。草地貪夜蛾:進一步強化“三區”聯防和“四帶”布控,層層阻截誘殺遷飛成蟲,治早、治小全面撲殺幼蟲。西南華南周年繁殖區重點撲殺境外遷入蟲源,控制當地危害損失,延緩北遷時間,減少遷出蟲源數量;江南江淮遷飛過渡區重點撲殺遷入蟲源,壓低過境蟲源基數;黃淮海及北方重點防范區加強監測預警,科學用藥防控,生產。粘蟲:加強監測預警,突出抓好東北、西北和黃淮海等玉米產區高密度點片集中統一防治,嚴防局部暴發成災危害。草地螟:重點加強內蒙古大部、山西和河北北部、東北西部成蟲監測,做好成蟲誘殺和幼蟲集中撲殺,嚴防農田大面積危害。
此外,加強境內蝗蟲隱患排查,在采取生物防治、生態控制等綠色防控措施基礎上,突出抓好高密度點片應急防治;沙漠蝗等境外蝗蟲繼續加強西藏、云南、新疆等邊境地區監測,一旦發現遷入,迅速撲滅,確保不成災危害。
四、工作要求
(一)強化監測預報預警。完善農作物病蟲害監測制度,提升監測預報信息化水平。組織各級植保機構加強重大病蟲害源頭區、遷飛流行過渡帶、常年重發區監測調查力度,密切跟蹤、準確掌握發生消長動態,適時啟動重大病蟲周報制度,重大蟲情當日即報,及時發布預報預警信息。加強大田普查,準確把握重大病蟲發生趨勢,明確重點防控對象、關鍵區域和防控時間,科學指導防控行動。
(二)加力推進統防統治。開展“統防統治百縣”創建活動,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扶持發展一批裝備精良、技術先進、管理規范的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充分發揮骨干和示范帶動作用,加強監督管理和服務指導,大力推進統防統治,切實提高防病治蟲效果、效率和效益。培育一批應急防治隊伍,配備高效施藥機械等現代化防控裝備,提高重大病蟲應急防治能力。
(三)大力推進綠色防控。繼續在糧食主產區和重要農產品優勢區創建100個綠色防控示范縣,加快理化誘控、生物防治、生態控制、科學用藥等綠色防控產品和技術推廣應用,集成一批以生態區域為單元的農作物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技術模式。融合推進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大力推行病蟲害綜合防治、可持續治理,促進農藥減量化。
(四)推進科學用藥。強化科學用藥指導,繼續開展“百萬農民科學用藥培訓活動”,推廣高效低風險農藥品種和高效藥械,堅持達標防治、對癥選藥、適時適量用藥,嚴格執行間隔期用藥規定,嚴防違規用藥,避免亂用藥。組織“科學認識農藥使用”專題宣傳,宣傳農藥減量增效工作成效,營造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