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1580號建議的答復中指出,將繼續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培養農村電商骨干人才,拓寬農產品銷路,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全文如下: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1580號建議的答復
葛樹芹代表:您提出的關于增強農業吸引力提升農民職業身份榮譽感的建議收悉。經商教育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吸引人才回鄉
近年來,國家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吸引高校畢業生、青年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青年到農村就業創業。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對符合條件的返鄉入鄉創業青年,及時落實稅費減免、場地安排等政策。對首次創業、正常經營1年以上的返鄉入鄉創業青年,可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將符合條件的返鄉入鄉創業青年納入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支持范圍,提供個人20萬元、小微企業300萬元的財政貼息貸款。對10萬元及以下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免除反擔保要求。
二是搭建創業平臺。我部在全國認定了1096個各具特色的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基地(園區)和200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為返鄉入鄉創業青年提供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的創業服務。舉辦全國新農民新技術創新創業博覽會和全國農村創新創業項目創意大賽,為返鄉入鄉創業青年提供展示平臺。
三是用鄉情親情吸引人才回鄉。指導各地建立本地外出人員聯絡機制,以鄉情親情吸引青年人才回鄉創業創新,并提供配套公共服務。四是開展典型案例推介。2017-2019年連續三年組織開展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典型案例推介活動,遴選出338名帶頭人典型案例,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示范引導作用,帶動更多青年返鄉下鄉創新創業。
下一步,我們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優化創業服務,加強典型推介,吸引更多青年返鄉入鄉就業創業,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二、關于培育高素質農民
近年來,我部聯合財政部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工作,面向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民合作社帶頭人和返鄉入鄉創業人員等重點群體開展全產業鏈培訓,著力提升農民技術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2020年,中央財政投入23億元,培育高素質農民超過65萬人。
一是制定培育方案。組織各地做好農民需求對接,以縣為單元,廣泛開展宣傳發動和摸底調查,摸清縣域內有意愿參加培訓的農民底數及需求,根據需求制定培育方案,確保培訓實效。
二是構建培育體系。統籌用好農廣校、涉農院校、縣職教中心、鄉鎮成人文化學校、農業科研院所、農技推廣機構等教育培訓資源,引導鼓勵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培育工作。依托農業企業建立高素質農民實訓基地,提供實習實訓場地,截至2020年底,全國依托農業企業建立的實訓基地達到2600多家。
三是按需設置培訓內容。針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設置品牌創建、市場營銷、企業管理、融資擔保等內容,針對農村創業創新人員設置職業素養、團隊合作、科學發展等內容,針對專業大戶設置新技術、新品種、新成果、新裝備的推廣應用,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
下一步,我部將繼續聯合財政部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精準遴選培育對象,強化培育體系建設,促進培育工作提質增效。
三、關于在義務教育階段加入農業農民相關學習內容
近年來,教育部以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等課程為重點,設置農業農民相關學習內容,引導學生了解農業農民,增強農民身份榮譽感。道德與法治要求學生初步了解我國的工農業生產與人們生活的關系,知道工人、農民付出的辛勤勞動與智慧,尊重他們的勞動。七年級上冊首課“中學時代”通過呈現三年級學生小美的夢想--“我喜歡去爸爸的蔬菜大棚幫忙,長大以后我想建更大、更好的蔬菜大棚!”,引導學生為爸爸是新時代農民而感到自豪,提升農民職業身份榮譽感。語文學習《憫農》《四時田園雜興》等反映農民辛勤勞作的作品,引導學生尊重農民的勞動成果,激發他們熱愛農民的情懷。《讀不完的大書》《燕子》《走月亮》等課文從不同角度描寫鄉村美麗迷人的風光,激發學生對鄉村美景的熱愛。歷史通過講授我國古代農業的發展和農業技術的進步,提升學生民族自信心。八年級下冊第18課“科技文化成就”讓學生了解袁隆平培育雜交水稻對我國糧食的重要意義。地理、生物等課程教材也有機融入農業農民相關內容。地理要求學生了解氣候對農業生產生活的影響、我國農業分布的特點,幫助學生培養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形成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生物通過多種形式安排學習與農業、農民有關的內容,如七年級上冊“種子植物”一節設置“與生物學有關的職業”欄目,介紹“農業技術員和綠色證書”“大地的美容師--園藝師”“獸醫師”.此外,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推薦3-6年級開展“來之不易的糧食”主題活動,讓學生調查了解當地主要糧食作物的種類,樹立愛惜糧食、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意識和行為習慣。
下一步,教育部將適時啟動義務教育教材修訂,指導地方和學校貫徹落實中央文件精神,教育引導學生熱愛農業、熱愛農村、熱愛農民,增強農民身份榮譽感。
四、關于開展高素質農民典型宣傳
近年來,我部組織開展一系列農民的遴選資助活動,選樹典型榜樣,強化典型宣傳。2014年以來,每年組織實施“全國十佳農民”遴選資助活動,遴選10位農民代表,通過資金資助、宣傳推介等方式,支持這些農民更好更快地發展,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激勵廣大農民增強創業發展的信心。2016年以來,連續舉辦全國農民教育培訓“百名學員”等遴選資助活動,評選出了一批技能水平高、經營收益好、帶動能力強的農民代表。同時,通過各類媒體廣泛宣傳“全國十佳農民”、全國農民教育培訓“百名學員”等典型事跡,在全社會積極營造關心關注尊重農民的良好氛圍。
下一步,我部將繼續開展“全國十佳農民”、全國農民教育培訓“百名學員”等遴選資助活動,選樹農民典型,進一步增強農民的榮譽感,激勵吸引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五、關于利用互聯網拓寬農產品銷路
近年來,我部積極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全產業鏈深度融合與應用,大力發展農村電商,拓寬農產品銷路,促進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一是推動農業生產數字化轉型。啟動實施物聯網區域試驗工程,先后在天津、上海等5個省市開展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分品種、分類別地開展了專用傳感器、傳輸設備、控制設備及相關軟件和信息系統的集成應用。2017年以來,中央財政累計投入26億元建設100個數字農業項目。通過項目示范帶動,有力推進了農業生產過程全程精細化管理,提升了農業發展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為綠色農業數字體系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是加快推動農業經營信息化建設。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推選了110個縣(市、區)作為試點,推動建立健全適應農產品網絡銷售的供應鏈體系、運營服務體系和支撐體系。
三是開展農村電商培訓。2020年,通過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開展農村電商培訓22.4萬人次,依托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大學生村官示范培訓項目開設5期農業農村電子商務專題培訓班,培訓電子商務骨干人才500余人。
下一步,我部將繼續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培養農村電商骨干人才,拓寬農產品銷路,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為了讓廣大農藥肥料行業用戶能夠更好的學習、交流、研討、創新和發展,火爆農化招商網創建了一系列QQ交流群,希望廣大用戶誠信合作,財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