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是-種常見的蔬菜,因為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深受人們喜愛。但菠菜黑根病的發生令菠菜的質量和產量都嚴重下降,那么菠菜黑根病應該怎么防治呢?下面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黑根病雖可用藥劑防治,但近年來隨著飲食意識的提高,人們普遍要求確立不依賴藥劑的耕作防治法。作者從植物病理學和土壤肥料學的角度查明了本病的發生機理,并進行耕作防治法的研究。
黑根病的癥狀與病原茵
國永等(1975)在櫪術縣首次確認菠菜黑根病在日本發生。子葉期的病株呈立枯癥狀,胚軸部位發生水浸狀揭變。生育中期以后的病株,地上部萎蔫枯黃,根部全都腐壞變褐變細,主根常從近地面處折斷。
黑根病的病原菌為螺殼狀絲囊霉。從札幌市產菠菜上分離出的3個菌株,各器官的形態大小都符臺Drechsler,和宇井及中村的分類描述。藏卵器直徑20-9邶l,藏卵器膜厚1O-3.0#m,卵孢子直徑l7-5#m.另外,本菌對藜科植物有特異性強的致病性。
黑根病的發生與土壤環境
土傳病害的病原菌生息在土壤中,其活動受土壤環境影響很大。尤其在cochlioldes侵染寄主時,土壤水分是關鍵條件。就是說,作為直接侵染源的腎彤游動孢子(有2條鞭毛)由菌絲狀孢子囊釋放于水中,游向寄主的胚軸和胚根表面集聚,形成團聚體后侵入寄主細胞。因此,黑根病在雨后等過濕的土壤條件下(pF18)大量發生。
札幌市的實地調查及模擬試驗結果表明,黑根病在土壤無機成分(尤其是NO廣N)缺乏的情況下多發,施用NO,—。N后發生量下降。實際調查結果,黑根病在土壤NO廠N翕量低于5mg/100g(干土)的情況下有多發的傾向,隨著土壤NO,-N含量增加發病減少。接種試驗結果,土壤溶液中的NO廠N濃度達到200ppm以上時,黑根病發生明顯下降。將6種無機鹽的陽離子及NO3離子設定兩種濃度的舔加量(每1000g風干土舔加7,2mmol和14.4mmo|),研究了各種無機鹽對黑根病發生的影響,結果在所有高濃度無機鹽添加區中黑根病的發生率均低(表1),尤以硝酸鈣添加區的發生率。對NO-N抑制黑根病發生的機制進行離體研究結果表明,高濃度NO3-N顯著抑制A.cochlioides菌絲中的游動孢子生成。NO-N濃度300ppm以上時引起腎形游動孢子被膜化(鞭毛消失而無運動能力)或死亡,侵染能力明顯下降(圖1.略)。據推測,這種腎形游動孢子的運動力降低,不是硝酸鹽的滲透壓影響,不是硝酸鹽的毒性所致。
一般來說,土壤無機成分吉量因土壤水的作用而受到土壤物理性質的影響。土壤無機成分特別是NO廠N,在砂質土壤中易被滯溶而減少。在重粘質土壤和下層土透水性差的田地中則因易積水而被稀釋,因此,能高效抑制黑根病發生的NO-N濃度降低,此情況下,黑根病便會大量發生。因此,按這類土壤特有水分動態的設想進行水分管理,觀察黑根病的發生狀況(表2)。結果,淋溶處理區表層4.5cm范圍內的土壤溶液中NO、-N濃度低達390pm,病株率為90%,比對照區高。浸水處理區也困稀釋而使NO,-N濃度下降,病棟率迭100%。由此可見,容易引起NO-N淋溶的砂質土壤和土壤積水引起NO-N濃度稀釋的田地,黑根病常大量發生。
田問黑根病的發生機制
根據上述結果可得出結論,黑根病發生的關鍵是雨水和灌溉水。水在生理方面能促進A.Cochlioidcs的游動孢子形成,在物理方面提供游動孢子傳攆的條件。與此同時,土壤無機成分因淋溶或稀釋而下降,特別是導致NO廣N的濃度下降。所以孢子的生成不受阻礙,也不引起被膜化或死亡,從而保持較高的侵辯力,導致{;II根病大量發生。特別是NO-N易被淋溶而減少的砂質土或易因積水而被稀釋的重粘質土壤及耕層下透水性差的田地病害都嚴重。
減輕黑根病的施氮法
如上所述,黑搬病多發生在缺少土壤無機成分(特別是NO-N)的田問,所以,氮的肥培管理是防治黑根病的-項措施。表3列示砂箱和田問試驗總結出使黑赧病減輕的施氨標準。試驗材料為黑根病多發的夏菠菜。根據前作土壤中殘存的NO-N量設定氮肥施用量。每100g土壤中NO3—N殘存量在l0mg以下時,施肥量比北海道的施肥標準(15kg/1000m)稍高。這種施肥標準,重點在于防治黑根病,但也基本上不出現菠菜生育受到抑制的濃度障害。從防治效果和菠菜生育來考慮,是用古NO3-N的氮肥。
以上措施,輔之以太陽進行土壤及收獲時將菜根出田問也有效果土傳病害-般很難防治,所以應采用綜臺防治對策。以上述對策為基礎,通過耕作綜臺防治菠第黑根病等土傳病害。